博客年龄:18年1个月
访问:?
文章:161篇

个人描述

职业:作家, 中国名博沙龙成员,自由撰稿人,电视节目策划人。 个性:好读而求解,喜静而驰思,慎独而仗义,檄文而秉公,沉吟之忍有度,鸣之不平有节,静则修身正己,怒则济事匡时,破难忍之戒,惟有拍案而起!

浅谈现代舞剧《洪湖水浪打浪》的艺术得失

分类:飞羽流觞 | 标签: 文化   艺术   舞剧   时评  
2024-07-03 19:34 阅读(?)评论(0)

浅谈现代舞剧《洪湖水浪打浪》的艺术得失

 

            任善炯/

 

近日,笔者应邀到湖北省戏曲艺术中心首义剧院观看了由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学院与中国(武汉)电信艺术团联袂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舞剧《洪湖水浪打浪》。

这部根据经典革命题材歌剧《洪湖赤卫队》改编,最新创作排练演出的,具有现代艺术色彩的舞剧,在当今舞台声光电技术,与超前的舞剧艺术理念打磨下,以炫彩的光影变换、时空旋转流变,梦幻与现实的意识流动,舞姿跳跃飞扬、音效强烈冲击的呈现方式,向新时期的观众们描述了红军时期发生在革命根据地洪湖上的英雄故事。

尽管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刘闯、韩母、张副官、胡子爹等英雄人物形象与恶霸地主彭霸天、叛徒王金标的形象,早已铭刻在一代代观众的心坎儿里 。但新编的现代舞剧《洪湖水浪打浪》 ,在长达100多分钟的以新颖的舞蹈语汇,激烈昂扬的音乐效果和不同人物角色形象的舞剧表演中,再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给武汉观众耳目一新的情感和视觉冲击。

因此,这部由“中国彩票公益金——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公益资助”、由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的现代艺术舞剧剧目《洪湖水浪打浪》,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首义剧场的首轮实验演出,给仲夏季的武汉添加了艺术情感的热浪,在不同年龄段的广大观众中引发了热烈反响。

当然,由于这部新编现代舞剧还处于实验演出阶段,而在艺术欣赏中眼光比较挑剔的武汉观众还是有不同的认知与建议。特别是年岁较大的观众 ,对65年前诞生在湖北武汉的红色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故事、歌曲演唱与人物形象都是耳熟能详的。

他们的挑剔应该被视为是对这部新编舞剧精益求精的鞭策,对艺无止境的打磨动力。应该予以肯定与褒扬的是,这部现代舞剧在编创、排演的艺术构想是具有较强的现代舞剧理念的。对享誉国内外的红色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进行改编创作,既要再现歌剧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还要用舞蹈语汇来讲述洪湖赤卫队的英雄故事,更要运用舞剧的艺术结构与表现形式来塑造观众都熟悉的人物形象,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笔者的看法,舞剧《洪湖水浪打浪》根据舞剧艺术的剧情构思要高度简洁、人物关系要高度集中、矛盾冲突要高度凝练、舞台时空要高度浓缩的特点,对原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故事进行了大胆删节剪裁。这是一种大胆的艺术探索!

《洪湖水浪打浪》名义上是由序幕、第一幕、第二幕和尾声构成并呈现在舞台上的近两个小时的大型舞剧,其实,它应该是一场没有舞台落幕转换的无场次的艺术表演。因此,编导们应该是煞费苦心地运用现代激光灯的声光电的暗转技术,对舞台上漫长的舞剧剧情演绎进行了切割分隔。同时,编导们对故事发生、发展的时空设计调度,也有独到的构想与实施。将剧情发展、人物活动和矛盾冲突高度集中在恶霸地主彭霸天的高宅深院内外。因此,那一堵堵可分可合的象征古老黑暗与沉重罪孽的高墙,几乎魔幻般地绵延在舞台上,不断变化重组出舞剧剧情所需要的时空艺术境界。在活动高墙的转换下,舞台上时而是洪湖反动军警官僚的钟鸣鼎食之地,时而是森严黑暗的牢房,时而是赤卫队员与反动军警作战的街巷,时而是分隔人间善恶之乡的两重天地:墙内是黑暗罪恶之地,墙外是荷花飘香的洪湖鱼米之乡。笔者认为这是一种成功的多维度的时空艺术构想。

同时,舞剧在人物关系设置与剧情演绎方面,删除了原歌剧中韩英母亲的角色,没有了韩英与母亲的情感戏,并将原潜伏在敌人保安团内部的张副官这个人物,提升为正面二号人物,设置了一系列的舞剧剧情来凸显他的英雄形象。让剧情的矛盾冲突,集中到洪湖赤卫队与反动军警和团丁的殊死战斗,红军女英雄韩英与恶霸地主彭霸天的生死较量,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在敌人堡垒内部与敌人斗智斗勇的英雄壮举。笔者同样认为这也是值得肯定的、符合舞剧特点的艺术创新。

当然,武汉观众对这部新改编的首轮实验性演出的舞剧《洪湖水浪打浪》,从观赏角度有挑剔性的热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笔者也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舞剧《洪湖水浪打浪》从艺术审视层面来品鉴它,不太符合舞台剧以故事吸引人,以情感打动人,以人物命运牵挂人,以角色性格特征感染人的一些艺术要素,而是偏重于演绎一种概念。即便调动各种现代的艺术手法来演绎概念,肯定是不如人意的。其次,音乐是舞剧的灵魂。这部反映洪湖赤卫队革命故事、改编自经典红色歌剧《洪湖赤卫队》的现代舞剧,全剧几乎没有国内外观众都熟悉的歌剧音乐旋律,也没有来自江汉平原或洪湖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没有清雅抒情或激情舒展的动人旋律。从头至尾都是借鉴西方大都会摇滚乐、爵士乐与交响乐的音乐旋律节奏和音效混响效果,满场都是嘣嘣嚓嚓、哒哒咔咔、轰轰隆隆的乐音节奏,直到全剧临近尾声时,才从强烈轰鸣的混响乐中飘出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短暂的音乐旋律。这无论如何都是舞剧音乐创作的败笔!再次之,舞剧艺术的舞台呈现方式是舞蹈表演,它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欣赏感受。但是,这部舞剧《洪湖水浪打浪》,即便是冠之以“现代”,笔者以为,当今国内外艺术界对现代、前卫、超现实的艺术理念,有几乎一致的认知:艺术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越是原生态的,越具有现代性。可惜,这部现代舞剧在舞台上用舞蹈语汇演绎的剧情与情感表演,几乎都是西方舞池的、大都会舞台上的舞步和舞姿,看不到江汉平原和洪湖鱼米乡的民族民间歌舞的姿影。最后还需要提及的一点是,这部舞剧的舞台灯光设计也是不尽人意的。虽然声光电技术布局演示的多种色彩激光闪射变幻在舞台上,营造出了舞剧的现代艺术氛围,但整场舞剧演出的舞台底色布光都阴冷色调,暗淡昏黑,剧情中的人物,无论正面的洪湖赤卫队员,还是反派的恶霸地主与军警敌人,都在迷蒙暗色中表演。以至于让观众想拍摄漂亮光鲜的剧照都因光线太暗而难以如愿。

笔者浅谈上述这些并存于首轮演出的现代舞剧《洪湖水浪打浪》中的得失成败,就是想梳理与廓清这部现代舞剧在实验性的首轮演出之后,该如何去其弊端,弥补不足,潜心修改,磨砺精品。否则,若与诞生在武汉的、为湖北人民所熟悉的红色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相距甚远。那武汉观众在热议中不乐意接受这部现代舞剧,就在情理之中了。用不少武汉观众在观看了这部现代舞剧《洪湖水浪打浪》后,调侃笑谈的一句话来说:“若不看剧名,光看舞台演出,我们都不知道它演出的是洪湖赤卫队的故事!”

因此,笔者也衷心希望这部新编现代舞剧《洪湖水浪打浪》 能在精心打磨修改中,听取广大观众和众多艺术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在原有歌剧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剧情取舍与创新,特别是在人物关系、故事新编、音乐旋律与音效风格、舞蹈语汇、舞蹈技巧与舞美灯光的民族化特色,尤其是在如何借鉴西方大都会超现代劲舞的分寸运用和把控上、在舞台美术与声光电技术的适配效果烘托等等方面,有独到的艺术呈现与精妙的舞剧演绎。让这部新编实验舞剧有更加精彩精美的舞台演出效果,有更加惊艳璀璨的艺术前景!

 

                     2024.7.1 于武昌沙湖畔


  最后修改于 2024-07-05 22:04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