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8年3个月
访问:?
文章:161篇

个人描述

职业:作家, 中国名博沙龙成员,自由撰稿人,电视节目策划人。 个性:好读而求解,喜静而驰思,慎独而仗义,檄文而秉公,沉吟之忍有度,鸣之不平有节,静则修身正己,怒则济事匡时,破难忍之戒,惟有拍案而起!

《楚宫诗乐》:穿越历史演楚风

2013-05-17 16:30 阅读(?)评论(0)

      《楚宫诗乐》:穿越历史演楚风

       ——大型混声交响套曲 58日晚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首演  

 

                      / 任善炯

    文学,最具备发思幽古之情的功能;歌咏,最能够凝聚人间沧桑的慨叹。因为笔者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人生经历与乡情沉积,在结束十多年戍守边疆的军旅生活,回到故乡的荆楚大地,回到童年曾经放牛楚国故都废墟遗址所在的家乡,为了深入地学习、研究和掌握楚国的历史文化,熟悉荆楚文化源流、民间习俗与民情风俗,为文艺创作进行生活积累。我曾下过很多功夫研读卷轶浩繁的历史典籍、深入荆楚大地的数十个县市和数百个乡村去考察民间楚文化遗存与民情风俗现状,并且努力根据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与切身感受和感悟,进入文化论证与文艺创作。先后创作并拍摄录制、出版、播放了系列电视文化专题片《荆楚神韵》、电视音乐片《楚乡农歌》、《楚乡节俗歌》等作品。
   
在这样的思想情感与创作热情的激励下,笔者从1993年开始,力图从对楚国文化的认知、感悟与神驰的角度,描述本人对叱咤历史风云,雄峙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地位,创造出辉煌楚文化的楚国人文胜景与显赫历史的主观艺术印象,因此,开始思考谋划与构思创作一部反映楚国宫廷印象的文艺作品。也就是从那年开始,笔者进入了大型声乐套曲《楚宫诗乐》的创作实践历程。其后写写停停,多次废稿易稿,从头再来。直到1999年岁末,才终于将这部包括序曲祭天出征祀祖乐舞朝议会盟尾声等八个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的文学词稿完成。
   
这是一部用简约的套曲歌词来穿越两千多年历史的诗乐作品,它所描述的是一种文学的感悟与意境,也是借助音乐的想象力、穿透力与灵动性、意念性来表达对历史的观照与模拟。其抽象与具象,真实与虚构,直觉与幻觉相互交映糅合,很难用简单明了的话语来表述其中的意义。因此,所谓的完成,也不过是我自己觉得可以用这文学词稿来告慰自己,认为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好水准了。至于文坛、词坛的大家们是否认可我的这部作品,不仅笔者不得而知,恐怕专家们也会见仁见智,很难意见统一地认定它的优劣。

    这部大型声乐套曲《楚宫诗乐》完稿后,笔者曾在不同的场合,向一些颇负盛名的作曲家推举、游说过,其中也有好几位知名作曲家研读这部作品后,表示为之感动,准备来为它谱曲 。但不同的作曲家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最后都没能将为之谱曲的承诺付诸于实践。这样,这部作品存放在笔者的抽屉里,寒来暑往又十载。直到2010年的春天,当笔者正旅居在法国巴黎的某一天,网络上我的QQ视窗里突然有图标闪动,一个陌生的头像闯进来用文字向我打招呼,自我介绍说:他是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研究生夏炎彬,导师则是您的老朋友、作曲家黄汛舫教授,您这QQ号码就是黄教授给我的。接着,这位作曲系研究生便开门见山地坦陈他自己的要求:我在黄教授那里看到了您的大型声乐套曲词《楚宫诗乐》。我很喜欢,想为它谱曲,黄教授让我征求您的意见,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这个学生来写这部大作?
   
当时我还真的有几分惊讶:一个刚开始读作曲系研究生的青年学生想为这部题材把握难度高、内容理解难度高、作曲技巧难度高、表现手法难度高的历史活剧与朝堂正声谱曲,恐怕太具有挑战性了!这位夏炎彬大概感到了我的惊讶,便很认真、挺郑重地表态说:请您相信我吧,我会在读作曲系研究生的三年时间内,反复创作、雕琢和磨砺这部声乐套曲,三年之后,用它作为我研究生的毕业音乐会作品。
    
我为这位年轻人的认真、郑重、真诚与决心所感动。当即对夏炎彬表态说:你敢于写这部声乐套曲,我觉得你很了不起;你有决心来啃这个难度很高的选题,的确让我很感动;你选定这部声乐套曲作为你三年后的毕业音乐会作品,让我想起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两位作曲家:陈刚与何占豪,他们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写出《梁祝》时,就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是用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自己的毕业音乐会作品。所以,只要你有这样的创作决心,我会尽力支持你,为你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且,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夏炎彬得到我的肯定回答与鼓励之时,非常激动,在QQ视窗上用一串串文字表达出他的决心与信心,也表述了他为这部声乐套曲词谱曲的一些初步构想,虽然并不成熟,但却有独特的思想与创新感悟。从他的自我介绍中,我才了解到他来自鄂南的农村,在武汉音乐学院的五年本科学习中,读的是声乐专业,学的是美声唱法,其间专攻过乐队指挥专业,现在又考上了作曲系的艺术作曲方向的研究生。他具有了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意识,也具有乐队指挥的综合艺术能力,而再读作曲系来主攻理论与艺术作曲方向,将会拥有比较开阔的艺术时空拓展力与融会贯通的艺术表现通感。因此,尽管我不认识这位年轻人,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他已经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艺术创作条件。

    在这三年中,我一直在国外或国内四处奔忙着,漂泊着。夏炎彬也一直在网络上和电话中保持与我的联系,经常向我询问声乐套曲词中一些字词句的读法、古汉语词句的意思与楚国宫廷的历史掌故,以及对荆楚民间歌曲和楚音楚调的一些认识与感悟,还有他根据音乐作曲的需要,有时也会提出需要改动某句歌词韵辙的想法。当然他也会及时地告诉我,他已经写完了某个乐章,或者正在修改某个乐章的旋律。今年三月份,夏炎彬打来手机说:他已经写完了混声交响《楚宫诗乐》的全部五线乐谱,也邀请好了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来武汉完成这部混声交响的舞台演唱,并邀请了青年指挥家丁岩担任这部作品的音乐指挥,并选定好了201358日晚举行他自己的毕业音乐会。因此,他希望在这个时刻能与我见面,听取我的意见和建议。
   
和夏炎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三月的小雨中。他和他的导师黄汛舫教授与我相约在武汉音乐学院附近长江边一所清静的小酒家。虽然是第一次见面,我们并不觉得陌生。见面时黄教授开玩笑地对我说:你和夏炎彬神交了三年,是熟悉的陌生人了。他写了你这部难度高的大型混声交响套曲,你是否满意姑且不论吧,但他的整个创作过程是很认真很刻苦的。你有什么意见,直接了当地给他提出来,由小夏自己把握处理,我不干涉你们。我当然理解老朋友黄汛舫教授的意思,这毕竟是他的研究生的毕业作品,他不能替代夏炎彬来听取意见,而且还要考核小夏对这部创作作品艺术成色的自我评判能力。那天傍晚,窗外春雨淅沥地下,我们在小酌中谈得很多。我对作曲是门外汉,所以,我只能继续谈谈历史上的楚国、楚宫、楚人和楚乐,以及文史典籍中描述的古楚文化的海天片羽,并且根据我的文学意念来描摹这部混声交响套曲在舞台上的某些呈现构想。
   
这次初见,夏炎彬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质朴与敦厚,就像我从小在农村所认识的那些邻居家的孩子,沉默而腼腆。如果不是有他的导师带着他来见我,我可能无法将他与为声乐套曲《楚宫诗乐》谱曲的研究生联系在一起。在谈到音乐会的舞台呈现方式时,小夏有点怯怯地邀请我为他的毕业音乐会演出担任总策划,其原因很简单,第一是他不太懂这种大型舞台演出的艺术规格与要求,第二是他要专心于合唱团的试唱与排练,没时间和精力来策划构想舞台布局与实施方案,第三是给他帮忙筹备毕业音乐会的都是他的同学,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因此,想请我来帮助他统筹一下。
   
面对夏炎彬怯怯的邀请,我答应了他。因为我早就承诺过,我会尽力支持他,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知道,为《楚宫诗乐》担任交响合唱的是远在200多公里之外荆州市的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在他面临毕业的繁忙时刻,除了要来回奔忙在武汉与荆州之间去组织试唱与排练,还要负责将约摸八十人的合唱团邀请到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来完成演出任务,这对于还是学生的他,已经很不容易了。尽管所谓的舞台演出格局构想、前期宣传与呈现方式,对于一位研究生毕业音乐会的演出不会很复杂,但他的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当即提出了一个设想:简单而不简陋,粗放而不粗糙,只要能将混声交响合唱的音乐形象与旋律之美尽力地表现出来,就是成功。我的建议和要求得到了他和他的导师黄教授的认可。所以,后来在小夏的那些同学们的齐心协力帮助下,关于音乐会的筹备工作与演出运作都比较顺畅。
   
在帮助夏炎彬完成他研究生毕业音乐会——大型混声交响套曲《楚宫诗乐》的实施过程中,我得知武汉音乐学院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的庆典。据武汉音乐学院的朋友们告诉我,学院建校60周年来,在历届本科生或研究生举行的毕业音乐会中,夏炎彬是第一个用一部完整的大型声乐创作作品来呈现的。这对于学院的教学实践具有启示作用,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具有激励作用。而这台大型混声交响套曲《楚宫诗乐》的演出,其舞台呈现方式、演出规格、艺术探索与社会影响力也远远超出了毕业生音乐会的固有模式。
    5月8晚在编钟音乐厅的演出现场,来自有关宣传文化部门、艺术群团的负责人和专家,以及众多新闻媒体人与学院师生聚会一堂,欣赏了作曲系研究生夏炎彬的作品音乐会。在历时70
分钟的恢弘雄浑的朝堂正声演出中,观众对他殚精竭虑所创作的大型混声交响套曲《楚宫诗乐》报以一次次的热烈掌声,就是对他的创作成果的最好认定,也是最好的评价。的确,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辛勤耕耘的人,不畏艰难的人,才能拥有丰收的果实,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刻,我想到了他的导师黄汛舫教授在演出结束后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夏炎彬是一个真心将音乐作曲当做自己喜爱的事业的学生,这在当今的音乐学院学生中并不多见。我想黄教授的这个评价与感慨应该是有感而发的,是切合实际的。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因此,我衷心地祝福年轻的夏炎彬在未来的音乐作曲征程中,志当存高远,写出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写出为这个伟大时代增添光彩的优秀作品!
                                                                                                    2013年5月15于白云黄鹤


附:大型混声交响套曲《楚宫诗乐》演出画面及节目单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